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网购大闸蟹商品消费提示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中秋佳节将至,江苏大闸蟹消费进入旺季,省消示虽然蟹未出水但蟹卡蟹券已经开始热销。保委作为大闸蟹产量、发布费提产值占全国一半的网购省份,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一直密切关注该领域,大闸近日,蟹商江苏省消保委结合既往有关大闸蟹商品投诉受理和消费调查情况,品消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大闸蟹商品需要注意五个方面。江苏
卡券宣传有噱头,省消示信息标注需看清。保委蟹卡蟹券因其节日礼赠的发布费提属性而经常被商家标注“666型、1888型”等,网购容易使消费者误解其真实价值,大闸消费者应注意甄别。蟹商在选购蟹卡蟹券时消费者应当注意螃蟹数量、重量、公母等重要信息,切勿被宣传噱头迷惑,此外还应当关注卡券的有效期、提货流程以及售后条款,规范经营的商家会明示此类信息。
平台购蟹有保障,私下交易不可取。消费者在线上购买大闸蟹商品,应在平台内或通过跳转到电商平台的方式进行购买付款,切忌以添加好友方式私下交易或支付到个人账户。为规范大闸蟹电商销售市场,江苏省消保委2021年联合相关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共同发布了《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响应并加入《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的平台及销量排名靠前的商家,质量和售后更有保障。
冒用产地缺斤两,购蟹需要擦亮眼。虚标大闸蟹产地和产品缺斤少两也是往年投诉的热点。消费者购买大闸蟹商品时,可以预先了解市场大致价格范围,警惕低价猫腻,同时查看物流发货地、蟹扣标识等信息防止被骗。此外,电商平台标注的商品蟹重量应为单只产品净重,不包括商品标签、捆扎绳及预包装物重量,消费者收货后可自行称重,如遇缺斤少两等现象,及时与商家沟通。
及时提蟹不延误,当面验收保质量。消费者购买大闸蟹卡券后,需看清有效期并及早提货,避免错过大闸蟹上市阶段导致无蟹可提或遭遇商家跑路。大闸蟹作为生鲜食品,退货理赔条件较为严格,消费者收到大闸蟹后最好当面验收,查看大闸蟹鲜活程度,如遇死蟹、残蟹或货不对板等情况应拍照留证,及时与商户及平台协商退赔事宜。
保留凭证好求偿,依法理性助维权。消费者无论是购买蟹卡蟹券还是直接下单购买大闸蟹,都应留存好消费凭证、网页详情、聊天记录与截图录屏等证据以便事后维权。如遇消费纠纷可与商家、平台积极协商,协商不成可向经营者所在地行政部门或消保委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综合)
- 票据利率上行指向8月信贷或好转 大行成信贷投放主力
- 粤芯半导体完成45亿元融资 瞄准车规级、工业级芯片市场
- 美财长耶伦7月将访问日韩,各方或探讨汇率、经贸等问题
- 午评:港股恒指涨0.03%收复22000点 商汤暴跌44%新东方在线涨12%
- 外媒:南非总统敦促富国出钱帮穷国应对气候变化
- 李大霄:A股盘中创3个月新高,中国优质资产恰似海阔凭鱼跃
- 中国信保党委副书记盛和泰:目前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达到15.6万家 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 国泰君安维持汇通达增持评级 目标价提高至69.5港元
-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
- 新一轮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全面推进
- 大盘反弹难救“双金牛”基金经理,鹏华王宗合旗下多只基金遭遇业绩规模“双杀”
- 中航信托成立海盐启祥商务服务合伙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宝宝巴士上市失败:撤回申请文件,深交所终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