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心理咨询 沦为“心理忽悠”
[知识] 时间:2025-07-08 06:00:42 来源:东南竹箭网 作者:探索 点击:27次
转自:劳动午报
记者调查发现,心理忽悠一些心理咨询平台、谨防机构收费很高,心理动辄几千元,咨询但咨询师水平良莠不齐。心理忽悠各式各样的谨防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被“包装”成“从业资格证”,拿证上岗当心理咨询师只需几个月就能“速成”。心理有关专家建议,咨询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心理忽悠别让心理咨询变为心理“忽悠”。谨防(11月28日《工人日报》)
今年4月,心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咨询明确提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忽悠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谨防但据了解,心理相较于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
正是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因而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纷纷抓住商机,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但由于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的不专业、不规范,导致心理咨询培训乱象频发。比如:有的把“培训合格证”包装成“从业资格证”,有的声称考了就能“持证上岗”,等等。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止“心理咨询”沦为“心理忽悠”,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让心理咨询培训有“标”可依,对“标”培训,切忌各人各“标”,无序培训。只有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才能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心理咨询培训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培训资质的授权单位应把好关,在授予一些机构培训资质的同时,也要对其培训质量进行把控,切忌“授而不管”,任凭其忽悠、欺骗培训者。
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对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严督查,一旦发现存有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不妨通过“取消培训资格”、列入“黑名单”、“开罚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合法宣传,守法培训。
□廖卫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服贸会吉祥物“福燕”来了 蕴含连接融汇、国际合作等概念
- 车企利润空间遭受成本挤压 上半年研发投入不降反增
- “双碳”背景下智能汽车如何加速发展 2022汽车资本论坛传递权威声音
- 法国着力提升民众体育运动热情
- 5G有没有用?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汇总 电信咋这么多
- 研究报告:乳品消费更趋多元化健康化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多部法律草案
- 周二美国WTI原油重挫5.5% 创一周来最低收盘价
- 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
- 同方全球人寿股权生变 中方股东拟出清全部股权还债
- 京东舍弃京喜拼拼:下沉市场一梦黄粱
- 首创证券去年投资收益占营收近半 3年2换帅年内两被罚
- 暑期档票房破91亿元:《隐入尘烟》出圈成黑马,80后观众被调侃为“老人”
- iPhone14要涨价,多家果链企业中期业绩报忧,京东方存货高达3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