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心理咨询 沦为“心理忽悠”
[知识] 时间:2025-07-08 19:34:32 来源:东南竹箭网 作者:百科 点击:20次
转自:劳动午报
记者调查发现,心理忽悠一些心理咨询平台、谨防机构收费很高,心理动辄几千元,咨询但咨询师水平良莠不齐。心理忽悠各式各样的谨防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被“包装”成“从业资格证”,拿证上岗当心理咨询师只需几个月就能“速成”。心理有关专家建议,咨询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心理忽悠别让心理咨询变为心理“忽悠”。谨防(11月28日《工人日报》)
今年4月,心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咨询明确提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忽悠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谨防但据了解,心理相较于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
正是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因而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纷纷抓住商机,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但由于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的不专业、不规范,导致心理咨询培训乱象频发。比如:有的把“培训合格证”包装成“从业资格证”,有的声称考了就能“持证上岗”,等等。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止“心理咨询”沦为“心理忽悠”,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让心理咨询培训有“标”可依,对“标”培训,切忌各人各“标”,无序培训。只有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才能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心理咨询培训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培训资质的授权单位应把好关,在授予一些机构培训资质的同时,也要对其培训质量进行把控,切忌“授而不管”,任凭其忽悠、欺骗培训者。
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对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严督查,一旦发现存有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不妨通过“取消培训资格”、列入“黑名单”、“开罚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合法宣传,守法培训。
□廖卫芳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中兴商业:员工服装秀,展示企业风采与活力
- 比亚迪与巴西最大汽车经销商Saga集团合作
- 多地明确执行第七批集采时间,11月将陆续实施
- 教培的尽头不只“直播带货”?学大教育再次收购中职学校,还有这些教育公司转型有了新进展
- 瑞科生物-B:最高可满足年产2000万剂重组九价HPV疫苗
- 关注双十一|张柏芝直播带货产品被质疑“像地摊货”,明星带货更要拼质量
- 外媒:梅赛德斯-奔驰将出售在俄资产,“在等相关部门批准”
- 华为手机退出“双十一”活动消息为假
- 调查:美国人通胀下勒紧腰带过感恩节 部分民众放弃节日大餐
- 高盛:重申渣打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86港元
- 境外上市微报告:解析香港IPO
- 丰田全新电动车,核心来自比亚迪
- “网红债基”富荣中短债一日跌去12%,究竟是谁惹得祸?
- 消费税明确,电子烟相关股票大涨 业内人士:利空出尽,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