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缩量、回购加量,上市公司2022年回购金额破纪录
港股千亿回购,减持加量纪录腾讯贡献三分之一。缩量上市
2022年全球风险资产回调,回购A股、公司购金港股主要股指大幅下跌。额破不过,减持加量纪录数据显示,缩量上市A股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同比大幅减少,回购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再创新高。公司购金港股2022年回购也刷新纪录。额破
据choice数据,减持加量纪录2022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600亿元,缩量上市超过上一年全年的回购1263亿元。港股“回购潮”更加明显。公司购金2022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达1029亿港元,额破大幅超越2021年全年381亿港元的回购规模。
另据统计,A股2022年前11个月产业资本减持规模为3461亿,而2020年、2021年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分别达到1.5万亿、1.7万亿。
回购金额创新高
港股2022年的回购浪潮此起彼伏。其中回购规模最大的就是互联网巨头(00700.HK),2022年12月30日,腾讯再次出手回购105万股,回购价格为331.6~339.4港元,共耗资约3.53亿港元。2022年以来腾讯累计回购约9097.86万股,年内回购次数超过百次,累计耗资超337亿港元,占2022年港股回购总金额的1/3以上,也超过腾讯历年回购金额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大手笔回购托市,主要是2022年港股市场调整幅度巨大,腾讯股价大幅下跌甚至一度击穿200港元/股。
此外,(01299.HK)以年内272.33亿港元的回购幅度紧随其后。2022 年12月30日,该公司斥资2.25亿港元回购257.86万股,年底回购“收官”。此前,友邦保险曾于2022年3月发布10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预计在未来三年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公司普通股,向本公司股东返还资本100亿美元。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2022年回购超过10亿港元的公司还有10家。包括、、小米集团、、、、石油化工集团、 太古股份公司、和等。2022年,港股的港股实施回购的公司220家,合计回购金额达1029亿港元,同比增长169%;其中,57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亿港元,12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港元。
相同的情况也在A股市场上演。不过与港股回购大潮相比,A股2022年的回购规模增长显得稍为温和。
A股2022年在回购数量和金额上现“双增长”。根据choice数据显示,A股实施或完成回购的公司超过1200家,较2021年全年990家的“战绩”,再增210家;合计回购金额超1600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263亿元,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其中220家A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亿元,16家A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元。
不过考虑到2022年上市公司数量整体走扩,A股回购潮的趋势偏弱。数据显示,2022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424家,总上市公司数首次突破5000家,有回购行为的公司数量占比23.6%,相较于2021年回购公司数量占比21%,仅有小幅上升。
2022年A股总募集资金达到5878.57亿元,其中回购占比27%,较在2021年23.6%的回购占比,也仅小幅上升。
从A股回购目的来看,目前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大体分为员工持股计划、盈利补偿、市值管理、实施股权激励等四类。
从回购金额排名来看,荣盛石化年内回购金额达39.78亿元,位居回购金额榜首;美的集团、顺丰控股分别以27.63亿、20.40亿元位居第二、第三。
此外,、、、海康威视、工业富联、万科A、三六零、长城汽车、等公司年内回购金额超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A股回购大潮2022年增加了不少“生力军”。2022年以来,中国石化、比亚迪等上市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实施股份回购。据悉,2022年4月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拟回购不超过18.5亿元、不低于18亿元比亚迪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而比亚迪同步发布的员工持股计划显示,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1.2万人,受让价格仅为0元/股。中国石化则首次斥资18.88亿,回购4.42亿股的A股股份。
上市公司回购托市
根据股市历史数据,股票回购潮主要集中于市场阶段性底部或者行业下行区间。
2022年A股从3649.15点开局,此后一路走低,至4月28日创下年内新低2863.65点。这之后,上证综指强势反弹,但在7月之后,又进入下跌区间,并多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官,2022年全年沪指下跌15.12%,深圳成指下跌25.85%,创业板指下跌29.37%。
港股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22年全年,恒指累计跌15.46%,跌27.19%,恒生国企指数跌18.59%。
根据wind数据显示,港股目前市盈率当前值9.71,分位点在25.77%;A股目前市盈率在12.34,分位点在18.04%,均处于偏低状态。
有业内人士表示,低估值加上高增长预期,市值修复有良好预期,应是当前回购案例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港股2021年到2022年近20个月的熊市里跌幅和持续时间非常罕见,2022年处于超跌后估值偏低的状态。
政策面频频“松绑”也为回购潮添了“一把火”。。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涉及回购条件、方式、实施期限,回购程序和信息披露等重要方面,明确了回购的适用范围,增加回购适用情形;10月14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部分条款进行修订,降低了上市公司回购的触发条件和实施条件,对市场化定价机制起到优化作用。
(责任编辑:时尚)
- 百度集团-SW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经营利润为53.17亿元按年增长130%
- 受贿1.7亿 贵港市委原书记李新元一审被判死缓
- UiPath盘前跌超18%,第二财季同比盈转亏
- iQOO Z6 Lite将于9月14日上市 或搭载新骁龙4移动平台
- 扎波罗热核电站再遭炮击,国际原子能机构:必须停止,是在玩火
- 听闻企业负责人正赶赴庐山,江西省长:无论多晚我都等
- 墨西哥对华钢制研磨球启动反倾销调查
- 服贸会:促进低碳转型发展 绿色金融创新将提速
- 关联交易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47.8% 昱品科技收半年报问询函
- 以岭药业副总经理张秋莲年薪137.88万元 比总经理吴相君所获还要多
- 县城里的共享电单车,5000万人在骑
- 欧元、英镑、日元整齐跌倒,美元被动吃饱
- 62岁农行宿将罗熹正式掌舵人保寿险!年内将帅齐换,组织架构大调整…
- 月饼限价500元调查:有人收600元运费,有人盒子单卖100元,还有黄牛曾两月赚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