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区探索“区校合作”创新发展新路径,全省最大高教园崛起1800多家校友企业
来源:浙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喻蔚 糜利萍) 科技是区校合作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杭州第一资源、创新是钱塘区探全省起多第一动力,党的索创二十大报告这句话在拥有全省最大高教园的杭州市钱塘区引起强烈反响。设区以来,展新最钱塘区强化政府服务,高教搭建数字化平台精准匹配产学研,园崛友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队伍,家校走出一条“区校合作”创新发展新路径。区校合作全区14所高校的杭州25万师生,成为钱塘创新发展的钱塘区探全省起多生力军。
截至今年9月底,索创钱塘区已培育壮大1800多家校友企业,展新最前三季度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847家,高教其中不乏沃镭智能、园崛友企业光电等国家级“小巨人”。在今年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位于钱塘区的高校获奖45项,超八成是校企合作项目。
钱塘区长年活跃着一支由30多名大学老师组成的“科技经理人”团队,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张芮就是其中之一。年初走访中,她得知沃镭智能有汽车自动调整臂的智能检测技术需求,便牵线引入中国计量大学江文松博士团队。双方合作研发的一项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今年以来,沃镭智能手持订单同比翻了一番。“科技经理人关键要快速掌握企业深层次技术需求。我们团队有机电、集成电路等学科背景,今年已经走访超300家企业,帮助136个高校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张芮说。
线下有专业团队服务,线上有“技术淘宝”撮合。钱塘区上线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钱塘校融”汇聚5000余名高校专家人才、5000余家企业、600余台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已成功促成超300个科技成果应用产业化。不久前,杭州洪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舒建洪团队开发动物疫苗遇到了“佐剂”难题,他们将诉求发到“钱塘校融”上。很快,浙江理工大学冯华朋博士“接单”,蹲点企业协助研发数款新产品,间接提高企业5%的营收。舒建洪说:“以前寻找‘外脑’东奔西跑找人脉,现在像发‘朋友圈’一样高效。”
尝到了甜头,钱塘区把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目光投向未来,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公司,车间一半以上的技术工人来自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西子航空工业学院,不少人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航空人才培养门槛高,我们与学校合作开设‘现代学徒制’订制班,提供返还学费、无息贷款等福利,培养本地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不止于此,今年钱塘区还联手高校开办生物医药产业工程师学院,将人才培养延伸到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截至目前,钱塘区已打造26个校企合作的现代产业学院,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休闲)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重走D2809次列车事故发生地 村民:雨连下了三周,桥墩护坡的土方三年没长草
- 北京朝阳区华联生活超市等13个场所防疫不力被通报
- 生态环境部发文,可不挂钩!
- 行业低谷期逆势IPO,“煤二代”张晋芳能否带领集创北方顺利闯关?
- 海汽集团拟进军免税业务惹关注:股价六连板 又收问询函
- 美国财政部禁止国内投资者购买俄罗斯债券和股票
- 高管涉“50辆宾利”传闻 深振业A小幅低开后开盘翻红
- 挪威将开发新气田 以保持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 美国驻俄大使:美俄两国的外交联系不会完全中断
- 苹果 AR/MR 头显“失约”?这些相关果链企业近况如何?
- 山东黄金:拟定增募资不超过99亿元 用于金矿资源开发工程等
- 德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成本将比早先估计高出一倍以上
- 格力手机做得不比苹果差!略显疲态、声音沙哑,董明珠直播后出席股东大会,称今年再招3000-5000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