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迹象显现 中国如何重启消费引擎?
(经济观察)修复迹象显现 中国如何重启消费引擎?修复显现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消费增长3.1%,迹象增速“由负转正”。中国作为拉动经济的何重“三驾马车”之一,中国消费复苏迹象显现,启消擎但动力尚显不足,费引中国应如何重启消费引擎?修复显现
统计显示,上半年,迹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人民币,中国下同),何重同比下降0.7%。启消擎
二季度,费引受疫情反复冲击,修复显现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6%,迹象其中,中国4月份同比下降11.1%,5月份降幅收窄至6.7%,6月份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53%,实现触底反弹。
对于上半年消费数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在预期之中”。她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受疫情冲击,4、5月份消费下行明显,拉低上半年消费增速。从6月份数据来看,中国消费整体已经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特别是服务消费恢复比较明显,比如住宿、餐饮的景气指数已恢复到景气线以上,整个市场的供求逐步转向扩张。
“总的看,5月份以来国内消费经受住疫情冲击,呈现回升势头,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当天表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消费出现较快回升。6月份,上海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1%,但降幅比上月收窄42个百分点;吉林增长5.5%,上月为下降1.5%。
中国消费“由负转正”,出现回暖迹象,但目前消费对经济的引擎拉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未来消费持续复苏还面临着挑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当前稳住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第一个难点就是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消费自4月份以来逐渐恢复,但目前还不能说完全企稳。
中国消费市场庞大,即便在疫情的不利条件下,依然实现了21万亿元的消费总额,庞大的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的强大依托,未来如何进一步启动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赵萍表示,下半年扩消费应该更多从供给端发力,增强消费供给能力,特别是在基本生活用品稳价保供方面加强政策落实,稳住消费的基本盘。供给端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大对前期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保市场主体,使中小微企业更好抓住市场机遇,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通过供给端创新,创造出新的消费亮点,为消费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中国当前面临着需求收缩的冲击,另外也伴随着预期减弱,但在供需平衡对接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他表示,当前中国居民的住房改善性需求、汽车以旧换新的需求,以及对数字家电、智能家电的需求与日俱增,应该增加相应的市场供给来满足这些需求。旅游消费的潜力也很大,娱乐、住宿、餐饮等各个环节都应进一步提升品质、提高性价比。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还要用好电商平台,而且要结合发展,在网络消费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线下实体店面临的压力,因为实体店通常维持着一个家庭的生计,维持着重要的就业岗位。
张燕生表示,前期稳消费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放在稳投资、稳市场主体上,下一步可以研究出台一些稳消费的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效果可能会更直接。
展望后期走势,付凌晖表示,中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之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稳就业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有望保持持续恢复。(完)
相关文章:
- 275欧元!欧委会天然气限价提案是不是个“良方”?分析师:未必
- 慕尼黑再保险大中华区总裁常青:坚持推动中国再保行业国际化 助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茅台时空:积压的库存、倒挂的价格,开瓶率低、动销不足是不少白酒经销商遇到的困境
- 两部门: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 河南安阳一厂房发生火灾,已致36人遇难、2人失联
- 吴奇隆、蔡徐坤、华晨宇、李宇春……明星爱上专利,粉丝支持正版
- 中再集团和春雷:全面发挥再保险作为行业“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 车企“混战”世界杯:7支球队背靠大众,广汽三菱压错阿根廷队?
- 元气森林唐彬森:2014年时,我们赌国家会很强大,所以燃茶把大大的“燃”字放到包装上
-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已完成测试,近期更新该行名单
相关推荐:
- 机构:苹果MR设备或推迟至2023年Q2之后发布 2023年出货量50万-60万台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曹县回应货车防疫加码致蔬菜滞销:帮菜农打时间差卖菜 曹县称无涉疫风险货车拉菜不隔离
-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亚洲建厂计划 并称韩国是首选投资地之一
- 手握765亿元的“云南首富”兄弟不见了
- 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元 智能电动车业务费用8.29亿
- “双十一”商机 | 2022十一月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报告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解析六大行半年报:贷款增量创新高 资产质量总体向好
- 李欣掌舵,华润置地紧握“四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