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头版:用好金融杠杆撬动重大项目投资
金观平 经济日报
近期召开的经济金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日报开发性金融工具,头版投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好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杠杆重大项目资本金。该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撬动有利于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项目政策要求,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经济金融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日报
今年以来,头版投资受多重因素影响,用好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杠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吸纳投资量大、撬动产业链条长、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多,经济金融是当前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增速比前4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这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融资是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重大项目建设面临资本金来源不足或阶段性到位难的问题。部分重大项目融资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限长,有公益特征,民间资本直接参与难度较高,资金来源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用途灵活、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能够匹配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特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为具有公益性、收益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能够有效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及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供的资金可以作为资本金使用,有助于充分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问题。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还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
要发挥政策合力,确保早落地早见效。6月份以来,我国已出台一系列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措施。此次的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新增的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均聚焦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此前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也强调,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促进有效投资、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的决心,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提振市场信心。
金融机构是金融支持政策落地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应加快项目储备,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考核激励,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投放能力。同时,继续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融资支持,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自身优势,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购买专项债券、PPP模式等,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协力并进,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下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责任编辑:探索)
- 盘前:欧美市场股债遭双杀 道指期货跌0.3%
- 当历史城市遇上文化遗产
- 河南:发债企业要在债券兑付日前6个月制定到期还款计划
- 本周新发基金32只:涉及华夏工银景顺等32家公司 梁跃军、蒋华安、田汉卿、杨宇等pk(3只公募REITs亮相)
- 担忧科技股暴跌影响股价,ARM称明年一季度无法完成上市
- 1-7月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 乌克兰黑海港口粮食运输逐步恢复 乌官员:下月有望出口300万吨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史文清受贿、非法持有枪支案一审宣判
- 上海通过住房租赁条例:二房东要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
- 2022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
- 每天搜包耽误员工数分钟下班时间,苹果同意赔2亿元和解
- 又有33位索菱股份投资者一审胜诉 律师提示最新索赔条件
- 金融科技平台二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小微业务成大方向
- 《独行月球》否认偷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