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银保监分局:老区四个再出发 需要金融再加力
中国网财经4月29日讯 近年来,保监福建省三明市金融在支持医改、分局林改、老区乡村振兴、个再沙县小吃等方面为全省、需金全国探索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再“三明经验”。2021年,加力三明市被国家确定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保监站在新的分局起点上,三明银保监分局主动作为,老区大力做好“医改、个再林改、需金乡村振兴、融再沙县小吃”四篇“再出发”文章,加力取得明显成效。保监
一、金融再深入,助力“三明医改”再出发
组织制定《三明保险业深入支持“三明医改”工作指导意见》,重点开展“三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
一是推行“试点行动”。推动争取产品创新定价、智慧医疗服务试点,提供线上保险产品、线上医疗问诊、线下药品配送等服务。
二是推行“普惠行动”。统筹协调4家保险机构组建共保体,指导首创全国最低起付门槛、最高赔偿比例、特药分类管理和疾病诊断分组付费的“三明普惠医联保”产品,累计承保6.8万人。
三是推行“共享行动”。推动政保医疗信息共享、医保个账资金共享、住院免押服务共享,实现4家保险机构开通医保个账购买健康保险产品服务,激活“沉睡的”医保资金198.01万元。
二、金融再加力,助力“三明林改”再出发
一是服务机制“专业化”。出台《三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林票、碳票改革工作方案》,联合林业局召开专项推进会,推动建立林票、林业碳票主体名录库,并按林票、林业碳票质押类贷款金额的0.1%给予财政资金奖励,主动对接以林票、林业碳票改革为主体的三明林改5.0。
二是金融产品服务“多元化”。探索“质押型”“增信型”“混合型”融资和“负债端”“增值型”“保险型”业务,实现有信贷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林票、林业碳票贷款授信全覆盖,落地全国首笔“林票质押贷”149万元,签约全国首单“林业碳票贷”500万元,累计授信总额4.17亿元。
三是金融服务配套“多渠道”。支持电子化综合系统开发、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完善风险分担处置模式,形成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保障机制,助力林票、林业碳票规范化流通。
三、金融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再出发
以支持优质、种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带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三明银保监分局“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乡村振兴做法入选业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1)名单首位。
一是出台《以农产品质量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增信融资工作意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围绕“三品一标”和农业品牌建设,建立以农产品质量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增信融资机制,将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品牌价值等信用评价核心指标作为贷款发放重要参考因素,实行阶梯费率定价机制,推动向近万户优质农产品产供销客户贷款24.34亿元。
二是制定《金融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建宁等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制种企业、制种经纪人、制种农户等对象,创新“种子研发贷”“水稻产量保险”等产品,将现代制种工艺、研发能力等转化成可增信资产,发放种业相关贷款2.85亿元、同比增长93.19%,提供相关保险保障2.17亿元,从源头上守护粮食安全,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
四、金融再发力,助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
出台《金融支持沙县小吃产业提档升级行动方案》,助力沙县小吃产业持续引领风骚。通过组建小吃信息平台网、组织建立业主档案、组合产业链条、组成网格化服务、组织专场宣讲等方式,着力破解资金外流、三产小而散、沙县小吃定位不高、农民外出顾虑四大难题,找准小吃金融创新发力点。并突出三“字”抓手,即在“增”上下功夫,推动实现小吃产业贷款和户数“两增”目标;在“减”里找空间,推动小吃客户贷款利率低于普通个体工商户利率;在“督”中推进度,建立指标监测体系,按季监测督导,实现小吃产业提档升级目标。银行保险机构累计提供贷款32.94亿元、保险保障2.43亿元。
(责任编辑:探索)
- 被查2周年,逆风翻盘打造千亿光伏帝国!70岁“不倒翁”靳保芳与债务赛跑
- 洪湖市约五百亩农田被流转种草皮:多次整改才到位,责任人受处分
- IMF副总裁:亚洲经济体必须警惕全球紧缩政策的溢出风险
- 招商银行大涨超5% 总市值重回万亿元关口
- 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亮相服贸会
- 稳健投资升级之选 固收+FOF南方誉泰正发行
- 融资端开闸放水,多家民营房企接连发债
- 奈飞宣布在韩投资1亿美元成立特效公司
- 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陈驰退出股东,公司回应
- 3000亿欧元“分手费”:欧盟“脱钩”俄能源,重摆棋局
- 受疫情防控影响 上海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纳税期限延长至6月30日
- 视频丨刘强东回忆校花师姐:“那是第一次恋爱的感觉”
- 大量捕捞野生田螺,4人被刑拘→
- 商务部: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