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云回迁”现象涌现,企业上云到底能不能省钱?
一路高歌猛进的云回迁云计算市场,一股逆流正在涌现。海外
对于云服务支出,现象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给出了相对积极的涌现数据:2022年全球公有云服务终端用户支出预计将从2021年的4019亿美元增长至4947亿美元,增幅达20.4%。企业钱2023年终端用户支出预计将达到近6000亿美元。到底其中,不能省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终端用户支出预计将增长30.6%,云回迁为增幅第一的海外细分市场。
但在海外,现象由于云成本过高及经济下行影响,涌现企业对IT成本更为敏感,企业钱“云回迁”正成为一种趋势。到底
所谓“云回迁”,不能省指的云回迁是企业将业务和数据从云端迁移回自有数据中心。实际上,上云后IT成本更高的现象已在国内外多有讨论,对于上云的成本增减各方评价不一。
“上云并不一定能省钱,因为从一个企业数据中心的环境转到一个新的云原生环境需要做很多的集成、升级,以及人员培训工作,这都会带来新的开支。”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曾劭清称,企业对于上云的典型误解即是成本下降,并一厢情愿地认为上云是一劳永逸的事。
曾劭清提及,就Gartner观察来看,企业将一些应用从公有云转移到数据中心上,实际甚少见到这一情形,未来趋势如何变化仍有待观察。
戴尔大中华区存储平台及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毕经林则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如果仅从虚拟机(云中业务单元,可简单视为一台电脑或服务器)的成本来看前期IT投入,上云确实有一定成本优势,但这仅仅是企业云账单的一部分。
“若公有云后端有一些高级的应用,比如要负载均衡,加上数据分析和流量费用等,花费一下就上去了。” 毕经林解释称,当企业上云后,增值服务成本会随着产生的数据价值水涨船高。其价格逻辑类似保险,初期费用很低,但用户若想购买重疾险等险种时,保险价格便会飞速上涨。
他以一家国内专业物流供应商举例称,后者目前正在规划IT架构升级,从传统的数据中心三层架构(计算、网络、存储)转向以x86芯片为基础,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结果发现成本比公有云便宜了三分之二。
毕经林表示,从客户实际应用来看,只要规模足够大,自建的数据中心成本优势仍然存在。此外,基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对于云应用的支持也有较大的弹性,因此在实际性能上并不会比公有云差。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数据。毕经林称,目前企业普遍的担心在于数据不可控,也是不愿意上云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果我们PB(1PB=1024TB)级的数据全部堆在公有云上,怎么做大数据,做各种各样的应用?”他认为如果企业想要将PB级的数据进行回流,目前来看几乎不可能,一方面云厂商会限流,此外还需要付出大量额外的流量成本。
但据毕经林观察,尽管“云回迁”在欧美国家呈现出一定趋势,但在国内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与欧美相比,中国市场上公有云的节奏更慢,还远未到达谈“回迁”的时候。不仅如此,国内不同类型的企业或者组织,对于数据安全性的考虑点也不一样。
“中国企业大多不愿意放弃对IT的拥有权。”曾劭清也称,海外企业多用服务化(as-a-service)的方式进行专有云消费,国内企业则用购买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专有云。
(责任编辑:探索)
- 世界杯“赌球”?非法博彩拉人称高赔率、有比赛内幕…别上头!
- 上海明确新一轮核酸筛查要求封控管理期间人员“足不出户”
- 台媒热炒美参院\
- 上期所:关于2022年清明节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 机构:2022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3840万台,环比增超20%
- OPEC称其已稳定石油市场 呼吁美国信任其作为
- 基金周报:农业主题基金排名领先 黄金主题类QDII平均收益领先
- 小鹏回应将全力配合调查G3起火事件,此前三年内发生三次自燃事故
- 国务院大督查在行动|湖南耒阳部分村民守着自来水管挑水喝 地方已着手整改
- 镇江通报一起交通事故:小轿车撞上多辆非机动车,致4人受伤
- 欧盟七国一致敦促:欧洲人不要赴乌参战
- 快讯!俄媒:俄防长称俄军事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已完成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国泰君安:维持金融街物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4.5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