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速看
每经编辑 杜宇
11月15日,热搜“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的第国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央视财经11月14日晚间消息,首次近日,截获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全球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新物为全球首次报道的种速新物种。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中山港海关、热搜珠海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自法属圭亚那进口的第国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截获一头蜚蠊,首次现场关员迅速取样送实验室鉴定,截获并对同批次货物实施检疫处理。全球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广东拱北海关保健中心病媒实验室工程师陈健表示: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及形态学鉴定,新物均未匹配到已知的种速蜚蠊种类,经进一步研究,热搜依程序确认该头蜚蠊为未被描述过的拉丁蠊属蜚蠊物种,为全球首次报道。
据央视新闻,蜚蠊,俗称蟑螂,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000余种,是海关口岸监测的重要病媒生物之一,具有极强的适应力、繁殖力。作为外来物种很容易在入侵地定殖,对入侵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甲虫、蜥蜴、蛇等“异宠”受到不少人青睐。“异宠”种类繁多,饲养“异宠”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生态环境部发布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中,对禁止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有明确规定。
为了全力“封堵”外来物种入侵,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今年联合发布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并于8月1日起施行。其中就明确了对非法引进、携带、寄递、走私外来物种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财经、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2941740 (图文无关)
(责任编辑:知识)
- 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惩治证券期货犯罪力度
- 国家统计局: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的支持
- “银茅”拖累牛市旗手?这家券商跌停!券业史上第二大配股“吓倒”股价?公司回应
- 国家统计局回应调查失业率上升:就业稳定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 千亿市值银行再获增持!
- 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 全球影像产品消费数据统计出炉!单反和微单“药丸”?
- 3M、杜邦、巴斯夫拒绝复工复产要求?最新回应:消息不属实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2022年一季度国内出游8.30亿人次
- 蚕为什么只吃桑叶,不吃桑葚?
- 疫情管控会否加大通胀风险?国家统计局回应
- 埃斯顿曹晶:数字化转型从内升式发展开始
- 德国拟于9月启动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