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补充工具丰富 银行“补血”需求旺盛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今年上半年,补血商业银行“补血”动作频频。资本多家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补充二级资本债、工具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丰富此外,银行、需求定增申请已于日前获批。旺盛分析人士指出,补血当前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旺盛,资本叠加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发力,补充为提升信贷投放能力,工具银行增厚资本的丰富动力显著增强。
银行花式融资“补血”
回顾上半年银行股权融资情况,银行共有5家银行通过首发、需求可转债、配股等方式融资“补血”。
Wind数据显示,首发上市募集资金20.33亿元,通过配股融资25.02亿元,、、通过可转债分别募资500亿元、130亿元和80亿元。
此外,华夏银行和无锡银行的定增计划已于日前获通过。华夏银行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15亿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含本数);无锡银行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3.20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除此之外,在各类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尤其受到商业银行欢迎。据兴业研究统计,上半年各银行发行永续债1580亿元,国有银行发行占主导,规模占比高达82%;二级资本债发行近3800亿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国有银行发行同样占主导。
“国有大银行为了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达标要求,存在较为迫切的资本补充需求。”兴业研究公司分析师郭益忻认为,尽快推出TLAC债务工具对缓解四大国有银行的达标压力十分必要。
资本补充压力犹存
多位专家认为,未来商业银行仍面临持续的资本补充需求。
分析师刘志平认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利率回落、信贷资产配置增加、前瞻性应对未来不良贷款上升压力等多重挑战,内源性资本补充受到挑战,对外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业资本压力犹存。
“考虑到部分商业银行把年度分红的节点安排在三季度,分红后为确保资本充足率仍处于相对合意水平,银行也需要及时进行资本补充。”郭益忻称。
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情况尤其值得关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相比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更大。未来,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监管对资本要求趋严的背景下,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需要重点关注。
曾刚表示,未来应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永续债等创新资本工具的发行主体扩容,支持中小银行建立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百科)
- 高风险区如何才可以降为低风险区?国家卫健委这样细化
- 春运高峰期车票今起开售 部分出京线路车票“秒空”
- 能源通胀危机延宕 欧洲复苏前景堪忧
- 在华外资行顺利完成首笔国债期货交易
-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
- 美国致命之“毒”何时休?
- 险企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将迎新规 监管拟从净资产等方面设八大业务准入条件
- 一文读懂12月美联储政策会议纪要重点
- 上海今年累计推广2300辆燃料电池汽车 约占全国总量21%
- 北京:4月起实施新标准,旅游景区应建立实名制分时预约系统
- 香港据悉完成其史上最大规模绿色债发行交易,总计筹资58亿美元
- 甘肃民勤农商行多处分理处终止营业,此前抵债资产曾被公开挂牌竞价
- 将自己虚拟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你进入元宇宙逛展
- 穆迪发布展望报告:2023年美国经济或进入“慢性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