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保险日报:上市险企2022全年保费出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增至12款
1月20日,月日养老上市保险公司2022年保费数据均已披露。保险保费从4家保险集团来看,日报太保集团增速最快达8.41%,上市人保集团紧随其后,险企险产同比增速为6.56%,全年太平集团增速为3.91%,出炉平安集团同比微增1.16%。个人
从人身险公司来看,金保国寿股份、品名平安人寿、单增太保寿险、至款、月日养老人保寿险、保险保费太平人寿、日报国华人寿7家险企合计揽获保费1.72万亿元,同比降0.54%。
从财险公司来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众安在线5家上市财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9.33%。
自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商业化运作的个人养老产品实施优惠政策支持以后,银行、公募、险企对于个人养老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近期中国银保信官网消息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更新,由首批7款产品增至目前的12款产品。尽管与银行和公募基金发行的产品规模相比,占比不大,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进获批的五款新产品中,停售已久的万能险重出江湖。
据了解,此次新批的五款产品分别为新华保险的卓越优选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太平人寿的太平鑫多多两全保险(互联网专属),阳光人寿的阳光寿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工银安盛人寿的盛享颐年养老年金保险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运营个人养老保险产品的公司则包括、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太平养老、国民养老、阳光保险、工银安盛八家公司。
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自从2017年监管层对于中短期的万能险产品禁售之后,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万能及投连产品在保险市场上已经销声匿迹,而此次工银安盛人寿推出的金账户(万能型)年金险产品,意味着在银保渠道给长期万能险产品打开了一扇窗户,也让市场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变得愈加丰富,金融机构比拼收益率的时代正式到来。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2021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160家保险公司中:财产险公司79家,人身险公司81家。财产险公司A类16家,B类57家,C类6家;人身险公司81家,A类24家,B类49家,C类8家。2020年被评为D类的阳光信保、安心财产,在2021年上升为C类。
经营评价对象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营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再保险公司、不经营保险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不适用)。
在2021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中,“大家系”保险公司首次公开评级结果:大家人寿为B,大家财险为B,大家养老为C。另外,华夏人寿、上海人寿等公司评级结果未公布。
(责任编辑:休闲)
- 银证保基已聚齐!险企也可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了,七大条件须满足,快看细则
- 宝马新能源再战中国:MINI要“中国造”、电动产品全面出击
- 天津市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代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 国海证券:维持腾讯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422港元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 午评:港股恒指跌1.18% 航运股强势物管股走高
- 新希望:公司生猪期货套保量不算太多,不会导致养殖利润降低
- 基金经理们彻底投降了 明年上半年美股才会迎来反弹
- 凛冬将至:欧盟引入“刹车机制”,设定天然气上限价格
- 近期净值0.839!陈光明500万专户产品大幅亏损~
- 北约秘书长:将向乌提供反无人机系统以应对俄无人机
- 圆信永丰基金高管变动:厦门国际信托副总经理郑华代任董事长
- 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动能正向科技创新类企业倾斜
- 承德露露两位董事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