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谈行政复议:约70%“民告官”案件实现“案结事了”
“民告官”行政争议化解现状如何?民告官司法部副部长刘炤表示,越来越多的司法群众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维护权益,部谈约70%案件实现“案结事了”。行政现案
4月22日,复议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约案中央政法委、实结事“两高两部”相关负责人受邀介绍党的民告官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
澎湃新闻注意到,司法行政复议是部谈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对于维护群众和企业的行政现案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复议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具有重要作用。约案
刘炤表示,实结事行政复议确实是民告官非常重要的制度,司法部指导各地按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将分散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复议职责整合到政府统一行使,实现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一口对外”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优化了行政复议资源配置,畅通了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合理调配编制,增强了工作力量。
他介绍,目前,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其中,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复议职责集中。各地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普遍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出台了配套制度,统一了办案标准,优化了办案流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监督功能,加大对违法和不当行为的纠错力度,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办案质量和效率也得到提升,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都明显增强。”刘炤介绍,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维护权益,2021年的案件数量比改革以前增长了22.3%。各地按照“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应纠尽纠、应赔尽赔”的原则,注重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约70%案件实现“案结事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效果初步显现。
刘炤表示,司法部将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善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监督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努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
(责任编辑:休闲)
-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 贵阳市委副秘书长邹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新能源车7月销量超预期,比亚迪“借电”重回零售量榜首
- 绥芬河国际电商嘉年华开幕 300万人次线上围观买俄货
- 韩媒:消费者向乐天制果讨“小新”贴纸,收到后被吓到“毛骨悚然”
- 智能音箱难逃吃灰宿命
- 7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创2008年以来最大降幅,通胀要降温?
- 讯智海发布中期业绩 实现溢利319.2万港元同比增加746.68%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 油价年内四连降!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5元
- 民航局就中国商飞C919型飞机专用条件和豁免征求意见
- 消费者退费难、拖欠供应商货款超2亿,北京市消协约谈每日优鲜
- 外交部:美方应倾听理性声音 放弃零和思维
- 马朝旭:美国打“台湾牌”不得人心 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