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去掉“职业”是新伤害
相关新闻:
原标题:校名去掉“职业”是职业新伤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校名新伤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提出“将‘职业技术’院校改名‘应用技术’院校”的去掉建议引人注目,上了热搜。职业他建议的校名新伤目的是想通过去“职业”标签,解决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去掉不愿意选读的职业现实问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校名新伤这是去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关心,尽责履职,职业值得称道。校名新伤
不过,去掉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第一,职业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低、校名新伤老百姓不愿意选读的去掉现实问题,是不是真问题?我国职业教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已经占据了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说个个都受到社会的欢迎,但是实践已经证明,绝大多数是受到社会欢迎的。特别是,高职院校中的“双高校”均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和比较高的社会声誉,用社会认可度低、老百姓不愿意选读来评价这些职业院校是不客观的。如果要这部分职业院校校名中也去掉“职业”二字,这不是爱护,而是一种新的伤害。
当然,在我国现有的职业院校中确有部分或一定量的职业院校存在社会认可度低、老百姓不愿意选读的问题,但这不是职业院校的主流。即使如此,把职业院校校名中“职业”二字去掉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第二,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偏见?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在部分社会民众的眼中确实就是“低人一等”,甚至将其等同于“兜底教育”,以至于只要看到标有“职业”二字的学校,就认为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学校。也就是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确实存在。
但要改变这种偏见,不是简单地去掉“职业”二字就能够办到的。更何况,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并处在不断强化之中。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将“职业”二字去掉,就会使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不复存在。因此,去掉“职业”二字的建议不可取。
提高社会声誉是所有学校都非常关心的重大问题。职业院校同样如此。在笔者看来,影响职业院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的因素尽管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笔者欣喜地看到,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两大任务:一是提高质量,一是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职业院校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形象”,才能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侯长林(作者系铜仁学院校长)
侯长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21日 06 版
(责任编辑:百科)
- “石家庄茅台”跌超7%!擦亮眼睛,这些网售药品不是连花清瘟,公司发声
- 半年暴赚647亿!2200亿航运龙头中远海控单季净利创历史新高,仍需警惕海运行业外部风险
- “恒驰5”售价公布 预售价17.9万元
- 争相布局:今年多所高校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 法媒文章:欧美应认识到世界不再以西方为中心
- 问界发布第二款新车 华为卖车已过万辆挣了多少
- 北京昌平:中东路121号院为高风险区 局地连续3天核酸筛查
- 北京: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内核酸证明
- 航班少了,收入低了!空少转行财商教育、兼职送外卖!空乘一年少5千人
- 机器视觉异军突起:核心标的被机构踏破门槛 制造业“大基金”也来分享盛宴
- 国际航线复苏、行程码“摘星”……多重利好密集释放,6月民航板块市值增长超千亿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 熨平周期波动影响
- 慧眼卫星刷新宇宙天体磁场直接测量最强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