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出手!加快建仓步伐 “红六月”行情可期
炒股就看,红六月权威,新基专业,金出及时,手加全面,快建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仓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在近期延续的伐行反弹行情中,权益新基金的情可期建仓步伐明显增快。从最新的红六月净值表现看,一方面5月新成立的新基基金中不少已经仓位不低,而部分此前成立的金出次新基金净值也于近期出现较大变动。
有业内人士表示,手加基金加速建仓,快建与市场行情及基金经理后市判断有关。仓步自4月末触底以来,伐行上证指数启动连续反弹节奏。市场回调提振基金经理信心,对6月份的行情充满期待,促使不少次新基金迅速把握时机加快建仓速度。
新基金建仓明显提速
年初以来持续震荡的市场行情下,不少基金经理选择谨慎建仓。然而伴随着市场回暖,近期新基金建仓节奏悄然生变,不少权益产品快速加仓,享受市场反弹带来的收益。
从5月份成立的新基金净值变化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基金建仓速度可观。5月31日,万家新能源主题成立,6月2日当日其净值就上涨了0.84%,显而易见,3个交易日的时间,该基金便已火速建仓。而成立于5月25日的华夏高端装备龙头A,到6月2日时净值已经上涨3.12%,建仓速度可见一斑。富国沪港深优质资产A于5月17日成立,截至6月2日涨幅为1.55%,净值变化也很明显。
另外一些于5月上旬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建仓速度也不低。例如,分别于5月5日、5月6日成立的中金景气驱动A和创金合信动态平衡A两只基金,成立以来已分别斩获7.84%和6.12%的收益率。
此外,部分此前成立的基金也借势回暖积极行动了起来。具体而言,鑫元长三角区域主题A于3月末成立,截至4月末的净值变化不到1%,然而截至6月2日净值涨幅达到11%以上,可见其基金经理在5月份进行了快速建仓。品质优选一年持有A于3月28日成立,整个4月份净值几乎纹丝不动,然而到了5月份,一个月内净值便上涨了近6%。
在主动权益基金建仓提速的同时,被动指数基金上市前仓位也有所提高。数据显示,5月以来已有11只ETF基金上市,无一只基金上市前为“空仓”状态,平均仓位达到46%。而在4月份,多只ETF基金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其最新一期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为0。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成立基金建仓节奏加速,与市场行情息息相关。刚收官的5月份,沪指累计回暖4.57%,创业板指累计上涨3.71%,科创50期间更是大反弹逾9%。
回顾来看,在疫情反复等因素惊吓下,A股经历了数次“大跌”,终于自4月27日开启了长达约半月的“探底反弹”行情。尽管在5月24日放量大跌,之后A股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但整体表现来看是“挺住了”。5月的最后一天,上海6月1日起全面恢复的消息以及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利好提振下,A股放量大涨,市场充满喜悦之情。
“通常新基金的建仓周期为三个月,而目前来看,新发基金的建仓速度并不慢。正是由于市场反弹势头明显,新基金才有‘勇气’积极建仓。”一位公募人士说道,5月份新能源板块的强劲反弹,也带动着相关基金“一骑绝尘”。不难发现,一些新成立的新能源主题基金也趁势快速建仓,成立以来短短时间内已经获得不错的回报。
“红六月”行情可期
对于即将到来的6月,公募人士多表示乐观。他们普遍认为,影响市场利空因素都在边际改善,当前A股的底部基本探明,长期布局的方向正在浮现,“红六月”行情可期。
展望6月,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加大,维稳政策可能继续加码,但低迷的数据和业绩将持续制约投资者信心,预计指数震荡,结构性行情为主。
前海联合基金表示,短期市场风格偏向成长,一方面6月信用扩张值得期待,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强力支持,两者合力打开成长板块估值修复空间。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但是市场反馈比较麻木,提前预期经济见底加仓成长。进入6月,中报预期逐渐清晰,短期可以提前布局二季度业绩超预期的标的。
方向上,关注三条线索,成长方向如电新、汽车、电子、军工等前期受到疫情供应链、美债收益率上行等原因受到压制,目前疫情好转、美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产业链景气度修复可期,盈利确定性较强的,仍是中长期值得配置的方向;消费方面疫情后修复可期,偏必选方向,如医美化妆品、医疗服务、白酒、餐饮等。稳增长方向持续加码,煤炭、建筑建材、化工等低估值板块中报期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中信保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王睿则认为,市场或进入箱体震荡筑底阶段。“市场过度悲观的非理性下跌正在被修正,”他说道,但是通胀和经济下行带来的盈利预测下修没有改善,反弹的第一阶段普涨阶段或告一段落。接下来市场或进入一个箱体震荡筑底的阶段,长期依然关注具备合理估值的成长行业,同时短期可关注二季度业绩的确定性,短期业绩超预期的品种可能会有稀缺性溢价的机会。
进入6月,金鹰基金分析称,在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情况下,市场观察重点将重新回归到对“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跟踪和确认上,包括疫后复工复产进展、信贷投放、地产需求等等。在此之前,市场或呈现震荡反复的态势。另外,外围美联储缩表实质影响仍有待观察。美国中短期通胀压力会否如期回落,由此将决定美联储未来紧缩节奏,若未超预期,A股有望迎来进一步的修复机会。总体而言,A股最悲观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反弹空间有待实质变化。
(责任编辑:百科)
- A股半年报:煤炭板块问鼎ROE排行榜,锂资源股表现亮眼
- 航油库存告急,有机场仅够用3.5天?!非洲多国航油短缺,航班被迫取消…
- 新华保险一季度投资受挫致利润下降78.7% 罚单不断合规仍需重视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支持企业抗疫纾困保经营应对汇率避风险 将重点关注本次疫情影响下跨国公司资金流动需求
- 20家白酒企业半年考:总营收超1800亿 “茅五”占半壁江山
- 税务总局:缓缴费款政策可为企业和个人增加800多亿现金流
- 能源成本“压力山大” 东京制铁呼吁日本加快重启核电
-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lululemon、腾讯等被点名
- 高端洗衣液The Laundress“翻车”,微生物超标被建议停用
- 商务部回应美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双方经贸团队保持正常沟通
- Arm上市时间可能推迟3-6个月 软银CEO孙正义:今年投资额将削减
- 小摩Q1持仓:大幅增持标普500看跌期权减持微软亚马逊
- 进入销售旺季、Q2实现盈利,蓝思科技迎来业绩拐点
- 200万粉丝的大V基金经理李杰翻车:最大回撤超40% 名气大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