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名校父母”的“鸡娃号”该如何治理
冰启
揭秘!名校父母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媒体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近年来,一些顶着名校头衔的娃号自媒体靠着晒育儿观、育儿方法和育儿好物走红网络。该何不少父母在关注这些账号后,治理很容易陷入“名校父母”有意无意营造出来的名校父母一种教育焦虑而无法自拔,最终并不利于自己孩子的媒体成长和学习。
近日,娃号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该何《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治理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名校父母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媒体编造虚假信息、娃号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该何坚持露头就打、治理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名校父母”其实有真有假,虚假的“名校父母”编造虚假信息,这当然属于违规发布信息,而真的“名校父母”以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为名,输出“鸡娃”理念,又该如何查处?从尊重每个个体的表达权出发,应该允许真的“名校父母”讲述自己的育儿故事,而他们的育儿理念是否影响到其他家长,则需要通过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懂得科学的育儿理念,并增强识别能力。
网络上宣称自己是“名校父母”的自媒体博主,有的其实是假冒的,自己的孩子并不在名校,但是却以“名校父母”身份评说教育热点、分析教育政策、“分享”教育理念,以制造并贩卖焦虑博流量。对假冒“名校父母”的“鸡娃号”的治理并不难,只需要平台核实博主的真实身份,要求博主提交孩子的真实信息即可。要以“名校父母”身份发文,也就有义务提交相关信息。
有一类“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治理却比较复杂,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名校父母”,他们中有的是“虎妈”“虎爸”,信奉的就是应试教育,给其他家长灌输超前教育、唯分数、唯名校,强调教育的分层、分级。对于这些“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治理就不能只是一关了之。
如对于学校违规补课,就有“名校父母”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家长,要支持学校的补课,反对补课要吃大亏;对于要求基础教育要摆脱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改革,有“名校父母”发文质疑,素质教育是大城市、富裕家庭的奢侈品,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要老老实实转应试,提高分数才是“王道”。这些观念对推进教育改革形成很大的阻力。
要让这些“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没有市场,就需要告诉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并加强对教育改革政策的解读。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不少学校和社区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还是以迎合家长的功利教育诉求为出发点,包括请“名校父母”介绍如何培养孩子进名校等。
其实,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名中考进中职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成为一名企业家,从家庭教育角度说,这也属于成功的家庭教育。而一名学生走向社会自食其力,过着普通又幸福的生活,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也是成功的。以名校论成功的家庭教育观必须摈弃。为此,应该切实推进破除唯学历、唯名校的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全社会摆脱功利教育观,回归育人。
(责任编辑:焦点)
- 沙特门将奥韦斯身价仅70万欧 却挡住了世界第3阿根廷
- 美国实施涉疆产品全面禁令,商务部、外交部回应
- 快手“上云”,蛋糕难抢
- 日本各党就拥有核潜艇问题公开表态,岸田文雄回应
- 奔驰车主记满12分被剐蹭反赔2万余元 警方:后车伺机制造车祸实施敲诈勒索
- 审计署:23 家中小行少披露1709亿不良,25亿普惠金融贷款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
- 贵州省发改委原主任付京被开除党籍:纵容、默许其子在私营企业挂名领薪
- A股独立行情料延续 消费板块受青睐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
- 欧盟又要加码制裁?俄经济为何如此“抗揍”
- 大量网友收到免单?饿了么:即日开启“免单1分钟”
- 云南6月19日新增境外输入“2+3”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26.46亿元,沪股通净卖出7.69亿元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4省份紧急预拨2亿元救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