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25% 有的容量虚标缩水近半
据央视新闻报道,充电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宝质移动电源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量国率达产品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家监近半发现的督抽问题主要是存在漏电、起火等各种隐患。合格
据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产品抽查处处长苗雨晨介绍,容量本次抽查了 9 个省(市)107 家企业生产的虚标 108 批次移动电源产品,发现 27 批次产品不合格,缩水不合格发现率为 25%。充电查经检验,宝质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转换效率、量国率达常温下的家监近半有效输出容量、热滥用、督抽过充电和无线电骚扰这 5 个项目上。合格
市场监管总局这次国家监督抽查发现,有 8 批次移动电源过充电检测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分别是标称深圳哈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宝嘉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亿觅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产品。过充电项目是考核移动电源在保护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内部电池经受过电压、过电流连续充电时是否存在起火、爆炸的风险。过充电不合格就可能会导致移动电源发生起火和爆炸,威胁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此外,这次国抽在 15 批次安全性项目不合格的移动电源中有 9 批次热滥用不合格,这个项目也是这次国抽检出不合格产品最多的项目,不合格产品的标称生产单位为标称深圳市福顺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倍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时赛莱科技有限公司等 9 家企业。热滥用项目考核了移动电源内部电池耐高温的能力,(不合格)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遭遇到高温环境就可能引发起火爆炸,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像夏天车里边温度会特别高,移动电源如果保存在汽车里的话它那个环境就属于高温环境。
这次国抽还发现有 9 批次移动电源常温下有效输出容量项目不合格,他们是标称迪辅乐生物(上海)有限公司、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时赛莱科技有限公司等标称生产单位生产的移动电源。其中有厂家宣称的额定容量为 4000 毫安时,实测输出容量为 2160 毫安时,仅为标称值的一半多,是这次国抽发现的额定容量虚标最严重的产品。
IT之家了解到,自 2019 年移动电源国标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连续三年对这类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检测工程师称,如果移动电源安全项目不合格,说明产品具有过热、起火、爆炸等风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卡莱特开启招股:过半股东突击入股,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
- 长城基金:风险偏好下行,债市走强
- 明星代言金融再划红线!不得对借贷类产品一味宣传低门槛、低利率
- 富士康给员工连发三条关爱通知:去留自愿,做好保障,并附上返乡乘车地点和电话
- 年内吃4次罚单!九江银行因资金用于购地等再被罚330万元
- 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弱复苏背景下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利率整体或维持震荡
- 三季报净利增长70.24%,换帅后东阿阿胶后劲如何?
- 山东不断提升社保服务适老化水平,养老金领取人员“静默认证”率超九成
- 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超1.03亿人
- 重磅举办!2022中国可持续投资(ESG)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论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