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5%”税收优惠落地南沙,专家:拉平与前海、横琴的差距
继深圳前海、双15%珠海横琴之后,税收粤港澳合作三大平台之一的优惠广州南沙也迎来了“双15%”税收优惠政策。
6月14日,落地拉平国务院公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出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前海并按程序制定优惠产业目录。横琴对在南沙工作的双15%港澳居民,免征其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税收部分。
按照中国内地现行的优惠个人所得税法,每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落地拉平部分,税率为45%。南沙而香港个税税率最高15%。前海这意味着港澳居民在南沙工作,横琴可享受15%的双15%个税税率。
南沙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双15%”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增强南沙的竞争力,将引导南沙产业向高端发展,但是税收优惠政策只是南沙吸引企业和人才的一种要素,不是唯一要素。
“如果南沙的制度创新、营商环境做得很好,并且同时拥有‘双15%’税收优惠,才能对企业和人才有更强的吸引力。”林江说道。
拉平与前海、横琴的差距
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3+6”(备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个自贸区,以及河套地区、东莞滨海湾新区等6个经济区)平台体系中,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要平台的纲领性方案都已经发布。
林江认为,前海、横琴分别是针对香港、澳门的重要平台,而南沙串联粤港澳,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6月底,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支持前海开发开放的22条先行先试政策中,就包括了“双15%”税收优惠政策。
2021年9月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也有“双15%”的相关政策。
如今,南沙也获得了“双15%”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林江分析,“虽然南沙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前海有些差异,但是与横琴较为一致,体现了中央考虑到广东三个自贸片区的实际情况,希望在税收政策上大体上能够一碗水端平,拉平差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福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对南沙来说,“针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以拉平与前海、横琴这两个平台的差距。对于大湾区来说,这样可以进一步快速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发展高地。
利好产业和人才引进
《南沙方案》明确,到2025年,南沙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初步构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加速集聚,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南沙大桥 图源:南沙区政府“对企业而言,更坚定了我们立足南沙发展、走向国际的信心。”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看过《南沙方案》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南沙就地缘环境而言,本身就得天独厚,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域、毗邻港澳,使得南沙有着粤港澳深度合作、建设高水平对外门户的丰沃土壤。
奥翼电子是南沙的一家科技企业,谈及“双15%”的税收优惠,上述负责人认为,这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属于重大利好。
“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将会进一步减轻我们在经营生产中的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个人所得税的减少,也减轻了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税收负担,为企业以及整个南沙区都带来更好、更优政策的引才、留才作用。”奥翼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林江认为,税收优惠政策不是吸引人才进入南沙的唯一因素,教育、医疗、创业等方面的保障,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更加长久的留住人才。
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南沙常住人口90.04万人。2021年,南沙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44家,增长9.1%,其中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10家。
(责任编辑:休闲)
- 工行上半年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 2022年4月26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张伯礼最新研判!
- 俄罗斯和印度据悉磋商重启焦煤供应
- 创业板30家央企上市公司名单来了,监管层两天三度表态聚焦国企估值体系,与高质量发展殊途同归
- 口腔耗材供应商爱迪特IPO:价格战略调整致净利润缩窄,集采是机遇还是风险?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发布一季度业绩 经营溢利约为9.14亿元同比增长19.0%
- 飞利浦跌超11% Q1净利同比转亏
-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
- 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访问乌克兰
- 俞建华任海关总署党委书记
- 中央纪委通报,落马5虎如此接受老板宴请
- 东方雨虹业绩14年首降市值蒸发800亿 192亿应收高悬现金流锐减116亿风险陡增
- 新华时评:上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