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体会一颗大豆的重量
新华社记者王建
大豆,观察古人称之为“菽”,重量五谷之一。观察作为重要的重量粮油兼用作物,大豆具有高营养价值、观察用途广泛的重量特点。种豆,观察不止得豆。重量可以说,观察一颗大豆,重量牵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观察
提升大豆产能事关群众营养健康。重量大豆是观察人类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豆油是重量重要食用油,豆腐是观察传统佳肴……我国是大豆原产地,种植和消费历史悠久。
如今,大豆除了制作豆制品等健康食品,还用作饲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肉蛋奶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豆饼、豆粕等优质蛋白饲料在养殖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也越来越重要。
此外,大豆的产业加工链也在不断延长。大豆可以作为人造纤维、塑料、脂肪酸、医药工业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人造黄油、奶油等。可以说,大豆是宝贵的农业资源。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提升大豆产能有利于降低对外依存度,提高自给率,十分必要。近些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2020年超过1亿吨,豆粕饲用需求是拉动大豆进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气象灾害、地区冲突等因素加大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落实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提升大豆产能,要千方百计扩种大豆。稳粮扩豆,不能顾此失彼。要保证粮食的稳产,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扩种大豆。比如说东北地区大豆和玉米的轮作,西南和西北地区大豆和别的作物间作。另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盐碱地种植大豆的潜力。
提升大豆产能,要坚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大豆单产低一直是制约我国大豆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我国大豆的单产仅为美国的60%左右。尽管我国加大大豆育种投入力度,大豆种业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提高大豆单产,要继续坚持大豆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种业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提升竞争力;要针对不同生态区生产实际,加大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力度;要健全大豆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提高大豆新品种筛选鉴定能力等。
(责任编辑:综合)
- 唯品会第三季度营收216亿元 同比下滑13.3%
- 平安银行发布智能报价机器人 开启机构交易服务新模式
- 乌海项目开工,协鑫科技颗粒硅规划建设产能达70万吨
- 特拉斯接任首相以来 英国股债市值蒸发至少5000亿美元
- 任泽平:2022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 康健国际医疗9月27日斥资968.36万港元回购2000万股
- 9月28日零时起,上海疫情风险区“清零”,全市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 中国广电192号段正式商用,套餐最低23元!你考虑换号吗?
- 集聚政策合力 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新举措将出
- 外资蜂拥不动产资管
- 数字化升级实现“优质优价”中药从“田间”到患者
- 商务部关于印发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瑞幸咖啡Q3财报:净新开门店651家 营业利润率15.0% 首次突破双位数
- 商务部: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压力在加大 有必要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